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梨山&合歡東峰生態之旅紀實》2018/10/27~28】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梨山&合歡東峰生態之旅紀實》2018/10/27~28】
§ 梨山最後一片原始林





自921地震後,中橫中斷交通不便,以致許多台中人鮮少來梨山地區。這裡是大甲溪的源頭,也是德基水庫的集水區。此區域因大甲溪古河谷數萬年的堆積,形成豐厚的土壤,而讓這裡有別於其它中海拔的山區,發展出非常特殊的高冷蔬果農業區。 這裡平緩的坡面幾乎被開墾為高麗菜園,陡峭的山坡則開墾為茶園、果園。

蔣介石在台灣26年,大約留下了大小27個行館,梨山賓館便是其中之一。也因「行館」的特殊性,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禁止閒雜人等接近,而讓梨山賓館週邊的山坡地未被開墾,這也讓這裡保留了梨山最後一片的原始林。

本月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特別前往探訪這片原始林,由於中橫谷關段中巴不能通行,因此我們從臺中出發,由霧社繞到合歡山,整整耗時四個多小時,才到梨山。這片森林位在梨山賓館的後方,有一條希利克步道貫穿,我們由西側的入口進入。

森林的邊緣與開墾的果園截然分明,這片森林大樹高度超過25m,樹齡應超過百年以上,由於位處雲霧帶,因此樹幹上滿滿都是附生的蕨類或蘭科植物。

我們以一棵阿里山榆的大樹為中心,拉設20m×20m的樣區進行調查。其中樹冠層的大樹有「阿里山榆、假長葉楠、狹葉櫟、青葉楠、大葉石櫟、毛瓣石楠、霧社木薑子、臺灣胡桃」,次冠層的樹木有「長葉木薑子、白新木薑子、假長葉楠、山枇杷、杜虹花、大葉石櫟、烏心石」,而在地被層則以奄美雙蓋蕨最為優勢,其中大喬木的小苗有「狹葉櫟、假長葉楠、大葉石櫟、長葉木薑子、青葉楠、霧社木薑子、白新木薑子」,可見這片森林的狀態良好,老中青少都有,能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詳細的調查紀錄如附件。

森林是一個「超生物體」,如同蟻群或蜂群,森林是一個大型的社會網絡,每一棵樹、一株小草,都不是單一存在的,在森林中所有的生命,必須透過彼此的交互作用,才有辦法存活下去。而人原本是屬於這個超生物體的其中一份子,因人類社會的發展,脫離了這個「生命共同體」,而在舒適的都市生活中,產生一種幻覺,以為人可以不需要森林,不需要其它自然的生態系統,而獨立存在於地球上。

每次進入原始林中,參與的夥伴都會感覺磁場或氛圍很好,心情也沉靜了許多。這是因為「超生物體」的關係,森林中的動植物具有特殊的溝通能力,如同阿凡達的電影般,他們知道我們來了,而我們的身體也知道他回到了自己的原鄉!森林的他們很努力的想修復我們的身體,但可惜的是,我們的生活已與森林脫節。

其實我們應要努力的不是常常往森林跑,而是要讓森林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週邊,如果每個地方都能將森林復育回來,或許後代的孩子們就有機會重新回到這個生命共同體中,與所有的生命彼此互助地生活在一起。

§ 耶穌堂露營&植物辨識跑台
在梨山,我們在耶穌堂的山景第一排露營。因為已經入秋,日夜溫差很大,晚上只有7度,這讓許多參與的夥伴冷到睡不著,吃足了苦頭。

在希利克步道樣區中,我們總共記錄了63種的植物,也採集了植物標本,讓參與的夥伴進行辨識的練習。我們不是學院派的高壓訓練,而是競賽來激發大家學習的興趣,進而深度的「感受」森林生態的美。

整個晚上,大家幾乎沒有休息,所有人反覆看著標本,寫著筆記。這些植物都是出現在植物調查記錄表中,抽像的名字,若要與具體實物連結,則需要更細微的觀察。

隔天早上,我們以「跑臺」的方式來進行植物辨識的競賽,共有20題,每30秒換一題。

跑臺還是讓人很有壓力,透過競賽一分高下,其目的是要讓大家知道部分的人具有較佳的敏銳度,能辨別出不同物種細微的特徵,因此在野調的學習活動中,他們就可以來協助其他人,來達到團隊學習的效果。

§ 探訪濁水溪的源頭「合歡東峰」
第二天早上,我們離開了梨山,來到了合歡東峰的登山口。

這條合歡山越嶺道,往東進入立霧溪。這裡在20世紀初,發生了太魯閣戰役,最後也因此讓日本政府了底定了立霧溪的太魯閣族。這場戰役是由第五任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策劃,佐久間一生的運氣令人瞠目。

在解說完太魯閣戰役後,我們開始爬山。登山口剛好位在松雪樓旁,海拔3,150m,步道約1公里,要爬升約300m,才會抵達合歡東峰山頂,海拔3,421m。

不少人攀登百岳,不免在山頂都會經過「碎石坡」,若細看山上的岩層,都是一層一層的沉積岩,由於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日夜溫差大,有時夜間會低到零度以下,而讓岩縫中的水結冰,水結冰,體積彭大,便將岩縫撐大,白天升溫後,冰就融化,入夜後,這些被撐大的岩縫則結了更多的冰。最後,岩縫因反覆的被撐開而破裂,產生了一片一片的岩片,這樣的情形稱之為「凍拔效應」。

在百岳的山頂,依溫度與雨量,冷杉(大喬木)應可生長,但山頂卻不見冷杉,而是玉山圓柏等矮盤灌叢及高山植物,這是因為凍拔效應讓山頂的「剝蝕率高」,再加上地形及氣壓效應,所產生的「噴射氣流強風」,而讓冷杉的大喬木無法生長到山頂上。

我們最後抵達了合歡東峰,合歡東峰的南面是濁水溪源頭、北面則是立霧溪、西面是合歡溪(大甲溪的重要支流)。濁水溪可謂台灣的母親之河,此次的探訪合歡東峰如飲水思源,站在東峰山頂眺望著中央尖山等群峰,想像著山頂的這些岩塊,剝落後順著溪流而下,經過數萬年的碰撞,變成細沙,再沖積出廣大的平原!

在合歡東峰上,看到大自然以「萬年」為尺度,萬年來,來來去去,若要探究什麼是永恆?或許應是眼前的這些山,因為這數萬年來,他們一直都在,而萬年後人可能會消失,但這些山也依然會在!

~致謝~
此次生態之旅感謝永億、儀婷費心的接待與準備,讓我們得以有舒適的旅程。也謝謝司機林平發先生穩健的駕駛,讓我們平安的回來。謝謝欣一帶領大家進行森林生態調查與植物辨識,謝謝品先、品至協助調查器材的背運,謝謝芋秀幫忙活動的行政工作,謝謝佩蓉協助採集標本,謝謝秀育拍攝植物照。
最後,感謝映潔帶領大家進行色鉛筆的自然美學創作。
也謝謝這次參與的夥伴,以及謝謝大家無私地分享這些豐富的照片。
照片來源: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梨山合歡東峰生態之旅
------------------------------------
附件1.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梨山希利克步道森林生態調查》
日期:2018/10/27
地點:臺中市和平區梨山希利克布道
植物社會:《阿里山楡-山枇杷》植物社會
坡度45°;坡向 40°
海拔高度:2010m
樣區面積:20m×20m
座標:N:24°15'12"、E:121°14'46"
備註:台灣粗榧(樣區外) 
調查:陳欣一;紀錄:蔡智豪
~T1樹冠層,高度25m,覆蓋度95%~
阿里山榆(3,1)、阿里山珍珠蓮(2,2)、飛龍掌血(1,2)、漢氏山葡萄(1,1)、菝契(+,1)、通條木(+,+)、風藤(1,2)、假長葉楠(2,2)、狹葉櫟(2,1)、青葉楠(1,+)、大葉石櫟(1,1)、毛瓣石楠(1,+)、霧社木薑子(1,+)、臺灣石吊蘭(+,1)、奧瓦葦(+,1)、小椒草(+,1)、擬笈瓦葦(+,1)、臺灣胡桃(1,+)

~ T2次冠層,高度10m,覆蓋度40%~
長葉木薑子(1,+)、白新木薑子(1,+)、風藤(1,1)、阿里山水龍骨(+,1)、小椒草(+,1)、擬笈瓦葦(+,1)、奧瓦葦(+,1)、假長葉楠(1,+)、山枇杷(1,1)、杜虹花(1,+)、大葉石櫟(1,+)、臺灣何首烏(+,+)、烏心石(1,+)

~H草本層,高度3m,覆蓋度90%~
長梗盤花麻(2,2)、狹葉櫟(+,1)、山桂花(+,1)、臺灣牛彌菜(+,1)、華鳳ㄚ蕨(+,1)、風藤(+,2)、波氏星蕨(1,1)、假長葉楠(+,1)、奄美雙蓋蕨(3,3)、扇蕨(+,1)、絡石(+,1)、阿里山珍珠蓮(+,1)、山蘇花(+,+)、大葉石櫟(+,1)、三葉崖爬藤(+,2)、絨莖樓梯草(+,1)、屋久複葉耳蕨(+,1)、假菝契(+,+)、硃砂根(+,+)、臺灣土茯苓(+,)、細齒貫眾蕨(+,+)、狹葉貫眾蕨(+,1)、臺灣崖爬藤(+,1)、長葉木薑子(+,1)、韓氏耳蕨(+,2)、阿里山根節蘭(+,1)、阿里山紫金牛(+,+)、咬人貓(+,+)、蓬萊天南星(+,1)、桫欏鱗毛蕨(+,1)、青葉楠(+,1)、稀子蕨(+,+)、二齒香科科(+,1)、臺灣八角金盤(1,2)、伏牛花(+,1)、大葉鳳尾蕨(+,1)、高山繡球藤(+,1)、巒大紫珠(+,+)、臺灣劍蕨(+,2)、霧社木薑子(+,1)、臺東莢迷(+,+)、白新木薑子(1,+)、阿里山水龍骨(+,1)、奧瓦葦(+,1)、小椒草(+,1)、星蕨(+,1)、臺灣何首烏(+,+)、阿里山十大功勞(+,+)、薄葉柃木(1,+)、中國石葦(+,2)、疏果海桐(+,+)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20181117_《山佳伊美學講座(含手作):跟著大自然節奏起舞》

《山佳伊美學講座(含手作):跟著大自然節奏起舞》

時間:2018年11月17日(六)13:30~16:00
地點:山佳伊咖啡館(臺中市西屯區玉門路80巷1號)
報名方式:本場次含手作課程,需事先報名。報名請將「姓名、電話、email、講座名稱」FB私訊山佳伊咖啡館。
人數及費用:本場講座共招收20人,酌收手作材料費150元、茶水費50元,共200元,於現場收費。
主辦: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山佳伊咖啡、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
講者簡介/
畫家石鈴出生成長於彰化市,在南投埔里居住多年,這群山間的純樸小鎮,成為她的創作基地,附近的山林自然成為她心靈的故鄉。

石鈴老師曾任教國中,經營畫室,教學之餘仍孜孜不倦於創作,數次個展紀錄。曾在梅峰臺大山地農場擔任生態解說員。在農場工作時間雖不長,但能在遺世獨立般的現代桃花源裡生活。晝看拂曉、夜觀星辰,身心浸淫在最純淨的大自然,五官的敏銳感受也投射在創作之中。走進林間映入眼簾的是盎然的綠意,蟲鳴鳥叫之聲不絕於耳,她如數家珍般地說著沿途所見花草植物、鳥禽的名字。原來她的創作都是來自於生活周遭的微小細節,誠然是她與自然共處最真實的寫照。近幾年她在山裡小學兼任美術課程,藉親近山林的機會,採集葉片發展草木染風格的畫作,這是上蒼送給她的一份厚禮。

古時的水墨畫家師法自然,眼觀名山大川,畫的卻是心中丘壑。石鈴在山林間寫生,不是在臨摹萬物的外在形體,而是在描寫生命,透過仔細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將自然界裡的一切轉化為心中最迷人的風景。畫家不是畫眼睛看到的事物,而是在呈現內心世界,作品自然是畫家對生命觀的反省與體悟。

手作-桌上小風景
石鈴老師創作動機常是在大自然界中漫遊捕捉生命的悸動,轉化成寓意抒情的作品,這次我們邀請她帶大家採集美麗的葉片做為印染的素材。印製閒適生活裡飲茶品茗時可以使用的杯墊!或印製手機套,每一張作品都是桌上的小風景。

前一個小時我們先聽石鈴老師分享多年來在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與作品賞析,接著請石鈴老師帶領學員從色彩搭配,畫面的虛實結構,媒材的應用進入手作的魅力…。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2018/9/30_草嶺古道森林生態之旅紀實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草嶺古道森林生態之旅紀實》2018/9/30】









§ 探訪國際級的草嶺古道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在2017年1月22日探訪三貂嶺古道,今年9月30日進一步探訪草嶺古道,沒想到這二次的行程,讓我們走完了淡蘭古道(官道的大部分的路段。

淡蘭古道在今年也有許多好消息!行政院今年以這條古道來進行「國家級綠道」優先示範計畫。設計大師蕭青陽執導「淡蘭古道」影片,獲選第7屆世界步道大會暨首屆影展的七部影展片之一。

為了探訪這條「國際級步道」,9月30日清晨5點半,我們從臺中山佳伊咖啡館搭車出發。這每個月一次的森林生態之旅,居然不知不覺也舉辦了三年。這三年踏查台灣北、中、南、東,及不同海拔的各類森林,真的讓人收穫不少!

§ 五感體驗,品嚐「水冬瓜」
經過了三個半小時,我們抵達了大里的天公廟,此次行程我們從大里出發,終點是福隆火車站,這樣的安排是希望利用上午充裕的時間,來進行森林生態的調查與自然美學的創作。

走在步道上,令眾人驚艷的是沿途結實累累的水冬瓜,他是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水冬瓜屬(Saurauia),與奇異果是同一科的植物,果實是野外救荒野果;根煎服可用以治療腹痛、感冒及熱病;嫩芽搗碎可敷治刀傷、跌打損傷及火傷。

近年自然教育推行「五感體驗」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因此在介紹水冬瓜時,除了觀察葉子、枝條的形態外,我們也適量地摘取水冬瓜的果實,讓大家嚐看看,沒想到這樣的體驗真的拉近了人與自然間的距離,一路上數百種植物,大家不見得都認識,但只要看到水冬瓜,幾乎每個人都能認得他!




§ 東北角臨海山坡上的《水同木-九節木》植物社會
從大里天公廟到埡口是一路陡坡,我們在半途中的客棧遺址休息,也在旁邊的森林進行調查。我們拉設了10m×10m的樣區,樣區是《水同木-九節木》植物社會,海拔272m,坡度25°,坡向 40°,記錄詳如附件。這片森林因位於臺灣東北角臨海的山坡上,受到東北季風、海風、寒流等影響,故物種組成與臺灣中南部臨海的山坡截然不同。

此森林樹冠層高度有10m,覆蓋度80%,主要的木本植物有水同木、水冬瓜、楓香、白肉榕、菲律賓榕、紅楠、細葉饅頭果,爬到樹冠層的蔓藤則有漢氏山葡萄、風藤、南五味子。

灌木層高度則為3.5m,覆蓋度70%,主要的木本植物九節木、水同木、江某、山黃梔、樹杞、長梗紫麻、臺灣胡頹子,蔓藤有拔契、風藤、臺灣崖爬藤、南五味子,附生的蕨類有伏石蕨。

地被的草本層高度1m,覆蓋度45%,以萊氏腺蕨較為優勢,木本植物有九節木、樹杞、紅楠、水冬瓜、臺灣山桂花、水同木、雞屎樹、圓葉雞屎樹、楓香、黑星紫金牛、細葉山茶(小果油茶) 、硫球山螞蝗,由於東北角一年四季雨水充足,故林下蕨類種類繁多,如全緣卷柏、肋毛蕨、南洋山蘇花、伏石蕨、假蹄蓋蕨、傅氏鳳尾蕨、斜方複葉耳蕨、廣葉巨齒雙蓋蕨、海金沙、三葉星月蕨、愛德氏肋毛蕨。

§ 「圈圈」的自然美學創作
此次自然美學創作講師是蔡宛儒,她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在生態組調查森林的同時,她與美學組的夥伴則漫步在森林中,她教導大家以圈圈的方式來構圖,要大家發揮想像力,想像森林中有「怪獸」。

像這樣豐富的想像力結合森林寫生的方式,讓每件作品增加了不少故事性,如映潔的作品中,散落在步道旁一顆顆的月桃果實是月桃怪獸,白白則是從山景連結到天空的白雲,沒想到一圈一圈的白雲居然是像極米其林的怪獸。每件創作都很有趣,而相似之處是這些怪獸都非常可愛!

每個月的這些野外作品,也將在明年三月舉辦「森植旅繪」特展,希望透過美學的創作,來影響當代人類社會對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思想。

§ 溪谷、森林、水田
離開客棧遺址,我們登上了埡口,美麗的白背芒草原,不遠處就是「虎字碑」,再往溪谷走,則是另一個「雄鎮蠻煙碑」。這二個碑是1867年(清同治6年)台灣鎮總兵劉明燈行經這條古道時,為了鎮壓暴風、山魔所留下。

整條古道沿著溪谷,有巨大的白肉榕、魚木…,也看到了如同藍寶石般的圓葉雞屎樹的果實。這裡森林生態非常豐富,我們盤算著下一輪若再來草嶺古道,有哪些路段可以進行生態調查,希望累積遮些資料來釐清這裡的森林植物社會類型。

離開了石階古道,出了溪谷,不久就看到水田倒映著美麗的山景。在喧囂的都市附近,這小小的農家,還能保有這樣的恬靜,真是令人煞羨。

§ 迷航的福隆火車站
由於草嶺古道不論是往大里或福隆,沿路的指標都非常清楚,所以讓大家各自行走,直接在福隆火車站會合。但沒想到在「遠望坑親水公園」後,橋邊有一叉路要轉往小山丘,這個叉路(橋邊)剛剛好少了一塊往福隆的指示牌。以致大部分的夥伴沿著望遠坑溪旁的柏油路走到了台2丙,而迷失方向。所幸台2丙的路口,離福隆不遠,因此大家分別搭公車、搭便車或步行,全部順利抵達福隆火車站,讓這個迷航有驚無險!

終點在福隆火車站,就是要吃個「福隆便當」。平常吃便當,可能食之無味,但因走這趟8.5公里的路程,體力消耗,增加不少飢餓感,這也讓這簡單的便當變得「超級美味」。

草嶺古道四季景色有不同的變化,這次雖然沒有看到芒花,但秋高氣爽,非常舒服,回程時,看著遠方的龜山島與遼闊的大海,再回想今天走完這條「國際級的古道」,感覺很有成就感,也感覺一早四五點起床出發,十分值得!

愉悅的心情,讓人也不禁期待起下個月「梨山與合歡東峰」的行程,這樣的自然體驗,的確豐富了我們的心靈,也讓我們的心靈有機會與自然在一起!
---------------------------
《淡蘭古道》影片在眾多國家中脫穎而出,榮獲首屆世界步道大會影展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WX6w---jI
《凌明裕,2015。草嶺古道植物介紹,鳥語雜誌324,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http://www.kwbs.org.tw/magazine/data/324/P29-37.pdf

照片來源: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草嶺古道森林生態之旅
------------------------------------
附件1.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草嶺古道森林生態調查》
日期:2018/9/30
地點:新北市貢寮區草嶺古道客棧遺址
植物社會:《水同木-九節木》植物社會
坡度25°;坡向 40°
海拔高度:272m
樣區面積:10m×10m
座標:(97)343645, 2763631
備註: 
調查:陳欣一;紀錄:張淑茹
~T樹冠層,高度10m,覆蓋度80%~
楓香(2,3)、白肉榕(2,1)、菲律賓榕(1,+)、水同木(3,3)、水冬瓜(2,2)、漢氏山葡萄(1,2)、風藤(1,1)、南五味子(1,2)、紅楠(1,+)、細葉饅頭果(1,+)

~S灌木層,高度3.5m,覆蓋度70%~
樹杞(+,1)、九節木(3,4)、水同木(2,4)、江某(+,1)、山黃梔(+,1)、長梗紫麻(2,+)、拔契(+,1)、風藤(+,1)、伏石蕨(+,2)、臺灣崖爬藤(+,1)、臺灣胡頹子(+,1)、南五味子(+,+)

~H草本層,高度1m,覆蓋度45%~
九節木(1,2)、全緣卷柏(+,2)、肋毛蕨(+,+)、小杜若(+,1)、樹杞(+,1)、萊氏腺蕨(3,3)、風藤(+,1)、竹葉草(+,2)、菝葜(+,1)、烏來月桃(+,1)、南洋山蘇花(+,1)、伏石蕨(+,2)、台灣崖爬藤(+,1)、拎壁龍(+,1)、假蹄蓋蕨(+,+)、六角英(+.1)、紅楠( +,1)、傅氏鳳尾蕨(+,1)、穿鞘花(+,2)、斜方複葉耳蕨(+,+)、三葉崖爬藤(+,1)、水冬瓜(+,1)、歐蔓(+,1)、台北玉葉金花(+,1)、廣葉巨齒雙蓋蕨(+,1)、鼠刺(+,1)、茶匙蝗(+,+)、海金沙(+,1)、台灣山桂花(+,+)、水同木( +,1)、雞屎樹(+,1)、圓葉雞屎樹(+,1)、姑婆芋(+,+)、楓香(+,1)、黃藤(+,1)、黑星紫金牛(+,1)、橢圓腺蕨(1,2)、三葉星月蕨(+,1)、細葉山茶(小果油茶) (+,1)、硫球山螞蝗(+,1)、愛德氏肋毛蕨(+,1)、黃藥子(+,+)、
柚葉藤(+,1)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2019/1/26(六)~1/28(一) 綠島生態之旅

2019/1/26(六)~1/28(一) 綠島生態之旅
《2019/1/26(六)~1/28(一) 綠島生態之旅》
一、前言:由於臺灣島高度壓縮了北半球大部分的生態,使得台灣的森林呈現了宛如全彩般的多樣性,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為了讓關心山林的朋友深度認識臺灣山林之美,故每月最後一個週末固定舉辦山林活動,每次活動將特別挑選「典型」的森林,以劃設樣區生態調查的方式,地毯式介紹一花一草一木,再透過生態研究者、美學創作者、山林教育者的協助,讓大家拋開城市的煩囂,放鬆心情與大自然相融,用「心」來體驗山林之美。
二、主辦單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三、協辦單位: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
四、日期:2019年1月26日(六)~1月28日(一)
五、地點:台東市、綠島
六、難易度:低
七、對象: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會友、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學員
八、人數:40名
九、交通:租大巴、搭船
十、費用:
1.預估4500元。
2.會友、會員若帶孩子參加,國中以下不收活動捐款,僅負擔車資保險。
3.會友、會員若帶親友參加,每位親友需加入會友後,才具報名資格。
4.繳款方式,活動當天報到時繳交。

十一、報名方式:請會友、學員於報名網頁填寫資料,我們會視情形公告最新報名狀況,報名網頁如下: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UKP5EPwMZ07R0LG55feYi0qmlmhqc0krgY6QOhXpxgmTCQ/viewform
十二、行程:
1/26(六)
07:00出發,山佳伊咖啡館
07:00~14:00前往台東市
14:00~17:00參觀史前博物館
17:00~19:00整理行李,入住旅社
19:00~21:00自由活動,鐵花村逛街

1/27(日)
07:00起床早餐
08:00出發前往富岡漁港
09:30搭船至綠島
10:30抵達綠島
10:30~12:00入住民宿,整理行李
12:00~13:30午餐
13:30~17:30綠島生態調查
17:30~19:00晚餐
19:00~自由活動

1/28(一)
04:30起床
05:00~07:30朝日溫泉泡湯,看日出
07:30~09:00早餐,整理行李
09:00~12:00自由活動
12:00碼頭集合,搭船至富岡漁港
13:00轉搭大巴返回
20:00抵達台中

十三、臺灣山林復育協會之友加入辦法
§ 會友加入辦法
1. 認同本會宗旨,填具會友資料表,繳交年費500元後,始成為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會友。
2.會友具有加入本會FB社團及參與活動的資格,但不具會員之權利與義務。
3.活動資訊請參考本會FB社團、部落格網站、山佳伊咖啡館FB公告。
4.會友滿一年,且參與山林活動累計6次以上,可申請加入正式會員。
5.申請表填寫後,請以私訊與本會聯絡處「山佳伊咖啡館」聯繫
https://m.facebook.com/3plus1cafe/?ref=bookmarks
§申請加入會友,請填寫資料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Z6EOWQGadazIObXNVzrMqVJ0S7XPcphFDKYxOb-FAb2O6pg/viewform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部落格
https://taiwan1forestrestoration.blogspot.tw/

十四、2019年山林之旅
1/26(六)~1/28(一) 綠島生態之旅
2/24(日)鹿谷復育區生態之旅
3/24(日)會員大會
4/21(日)三貂嶺古道生態之旅
5/19(日)五寮尖步道生態之旅
6/22(六)大凍山生態之旅
7/20(六)~21(日)司馬庫斯生態之旅
8/17(六)~18(日)大塔山生態之旅
9/22(日)七星山生態之旅
10/20(日)唐麻丹山生態之旅
11/24(日)火炎山生態之旅
12/20(六)九份二山生態之旅
------------------------------------------------
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 捐款方式
1. ATM轉帳,玉山銀行808
帳號:1159-940-026333、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2.郵政劃撥
帳號:22811238、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立案文號:台內團字第1050029900
統一編號:47564535
F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20643521346158/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玉門路80巷1號
電話:04-24634220

20181020奇美博物館特展-荷蘭當代寫實大師藝術家漢克.哈勒曼特

《山佳伊美學講座:凝視日常(奇美博物館特展-荷蘭當代寫實大師藝術家漢克.哈勒曼特)》

時間:2018年10月20日(六)13:30~16:00
地點:山佳伊咖啡館(臺中市西屯區玉門路80巷1號)
報名方式:請將「姓名、電話、email、講座名稱」FB私訊山佳伊咖啡館(請事先報名)。
費用:茶水費$50
主辦: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山佳伊咖啡、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
講題簡介/我不是一個懂得藝術的人,也不是一個懂得賞畫的人,對於"靜物畫"更是陌生;然而,在這場展出的畫作裡賞味著藝術家的傑作,我看見⋯⋯
講者簡介/賴青蘭,台南市退休教師、台南市大港國小輔導室志工、奇美博物館特展廳教育推廣志工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20181103消失在熱帶雨林中的馬雅古文明

20181103消失在熱帶雨林中的馬雅古文明

一、報名方式: 
1. 本場次為免費講座, 採事先預約報名,請先至https://goo.gl/AyfrtT 填寫報名資訊
2.報名後,會有專人與您電話聯繫,確認報名成功。

二、關於馬雅/關於本講座內容:

馬雅可說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人類最傑出的成就之一,與美洲—阿茲特克及印加,並列為美洲三大古文明。消失在熱帶叢林裡的古文明,在20世紀初陸續被世人所發現,一座座宏偉、令人讚嘆的金字塔建築群及非凡的文明成就,已讓馬雅列為世界最偉大的人類遺產之一。

在與亞、非、歐古代文明隔絕的條件下,有別於大河文明,馬雅卻是唯一在熱帶叢林中崛起,並非以單一帝國的而是城邦的發展,分布於中美洲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貝里斯以及往北至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其中五大馬雅城邦即是:

1. 提卡爾(Tikal)/ 瓜地馬拉
2. 科潘(Copán)/宏都拉斯
3. 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墨西哥
4. 帕倫克(Palenque)/墨西哥
5. 烏斯馬爾( Uxmal)/墨西哥

馬雅人在物質、精神文化領域的偉大成就,尤勝過古埃及、古巴比倫的天文學發展。馬雅人相信人類與宇宙有一定的連結,在沒有望遠鏡的時代,他們卻能掌握有關昴宿星、天狼星、太陽、金星、月球……等天體行星各自的運轉,以及星體與星體之間彼此巧妙地牽引與連結的共振,發展出極高智慧、至少17種曆法科學!

馬雅人除了發展出極為蓬勃的天文學之外,在數學、文字、建築與藝術的成就也是令人嘆為觀止。
--沒有車輪發明,卻能建造出一座座璀璨輝煌的金字塔
--比印度埃及古文明更早知曉零的概念,數學採用二十進位,並能計算超乎人類想像的巨大數字!
--獨特的象形文字:馬雅文字。

而馬雅金字塔的誕生,便是融合了當時天文學、數學與藝術、建築的偉大呈現之一!尤其位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奇琴伊察金字塔,更是完美體現馬雅260日及365日曆法的建築奇蹟!

眾所皆知的2012年末世預言,對馬雅人而言其實是標記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及新時代的展開。直到今天,世人對墨西哥與中美洲這個悠久而高度發展的馬雅文明仍有許多未解的謎題,但在這一塊廣褒大地所遺留一座座宏偉壯觀的金字塔群建築遺址、璀璨輝煌的藝術、抄本、象形文字等,使馬雅文化成為許多人一生必遊、必訪的古文明景點。

墨西哥及中美洲,擁有豐富的人文薈萃,更是孕育馬雅古文明神聖土地所在,您是否也興起想啟程探訪神秘的古文明之國-中美洲與墨西哥呢? 邀您11月3日週末的午後,前來一同神遊這神秘的古國

主講者介紹:

Gema(黑馬),現職專業領隊,旅居中美洲一段時間,精通西班牙文,深入研究中南美洲馬雅、印加古文明,並喜愛拉丁美洲文化、藝術、音樂等人文風情,把中南美視為心靈原鄉,希望能將屬於中南美的古老文明與智慧透過分享讓更多人接觸,進而在人生的某一天踏上拉丁美洲的土地,實際感受真實文化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