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2019/4/21《南投霧社高峰生態之旅紀實》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南投霧社高峰生態之旅紀實》2019/4/21】














§ 世界閱讀日─山林走讀
埔里「山里好巷」書店為了響應世界閱讀日的活動,與臺灣山林復育協會一起舉辦了山林走讀的活動。因為埔里的地緣關係,籌備討論時,就特別推薦《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這本書,作為活動的讀本。
這本書是「徐如林、楊南郡」撰述,雖然書名是「能高越嶺道」,但卻巨細靡遺地交代賽德克族在霧社地區的發展與興衰。藉這次山林走讀的活動,讓大家走訪霧社山林開拓史中的其中一段「高峰地區」,活動中沿途解說現今山坡地開發的現況,如:果園/茶園、人工經濟林,藉以對照殘存的天然林及過去歷史軸線所發生的社會變動。

也藉探訪高峰殘存的原始林,讓大家進入原始林中,想像如坐上時光機回到一百多年前的霧社,也想像當時賽德克族在山林中生活的景象,再看看現今森林被開墾及超限利用的樣子,讓大家一起來反思山區的問題與改善的行動。

§ 霧社歷史的關鍵人物─近藤勝三郎
在森林中大家彼此分享了這本書的心得,共同主持人佳穎也準備了二首新詩念給大家聽,我沿途亦以此書的故事進行解說,在此將之前所整理的讀書心得,摘錄如下跟大家分享:

能高越嶺道的故事可分為前段、後段,前段的主角是「近藤勝三郎」,後段的主角是「莫那魯道」。而在電影「賽德克巴萊」只敘述後段的故事,欠缺前段,則讓很多人無法了解霧社事件的前因後果。
「近藤勝三郎」是一個傳奇人物,也是霧社的賽德克族,立霧溪、木瓜溪的內太魯閣族被日本政府全面控制的關鍵人物。

「近藤勝三郎」1877年出生於日本德島縣,自小調皮搗蛋,是村裡人眼中的不良少年。他不安於鄉下的生活,19歲時(1896)聽說台灣有「會割人頭,吃人肉的生蕃」,他就想去一探究竟,湊足旅費到台灣的埔里。

沒想到他具有語言天分,很快就學會賽德克語,並在埔里做番產交易的生意,賺了大錢,而且還娶了賽德克族巴蘭社頭目的女兒Iwan為妻。

由於他玩世不恭的態度,與日本人、漢人完全不同,讓他融入了賽德克族的生活中,甚至還穿著蕃衣,參與原住民獵首的行動。

但之後他卻利用原住民各社群之間原本就存在的敵意,1904年遊說霧社群配合日本政府的隘勇線推進(騙霧社群說,大砲是為了對付其他的社群),因而讓「大砲」架上霧社的制高點,造成整個霧社地區各社群全部被日本的武力所控制。

日本政府為了從霧社推進隘勇線到中央山脈東側的木瓜溪(能高越嶺道前身),「近藤勝三郎」利用社群之間的敵意(仇恨),讓霧社群的賽德克族成為日本軍隊的「先鋒」,攻擊其他社群。

受到攻擊的社群,家破人亡,最後被迫歸順於日本的統治,但這場戰火就此埋下了週邊的其他社群對「賽德克族」的深仇大恨,這也因而造成後段故事主角「莫那魯道」起義的悲劇!

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日本官方再度利用原住民社群彼此間的仇恨,透過利誘,讓之前受到「賽德克族」攻擊過的社群,反過來作為日本軍隊的「先峰」,四面包抄「莫那魯道」!

因此如果要討論日治時期人止關、霧社、立霧溪、木瓜溪的歷史,「近藤勝三郎」絕對是關鍵的人物!故事中,「近藤勝三郎」也是因為被日本官方利誘,而讓他作出背叛原住民的行為。

我認為像這樣的關鍵人物,應該被寫進教課書中,讓後人瞭解。

而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隘勇線推進(1906~1915年),制高點架設「大砲」,也是台灣山區的原住民全面被迫歸順的重要關鍵。

感謝徐如林、楊南郡老師的大作透過這次山林走讀的活動,讓我們對臺灣這塊土地的故事,又多了一些了解與景深。

§ 殘存原始林的調查與山林復育
二年前(2017)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曾在霧社高峰地區推動森林復育行動,之後亦由志工素美認養,每月定期前往維護。此次活動我們回到復育區,看到之前所種植的樹苗生長得非常好,而這些樹種的選擇,主要是依據附近殘存天然林的調查與週邊自然下種的野生小苗種類!

以「殘存的天然林」為復育藍圖,是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推動天然林復育的重要原則,故這次的活動,我們特別前往這片殘存的原始林,目的就是要帶領大家認識這個「復育藍圖」。

為了前往這片原始林,我們從霧社停車場,沿高峰的產業道路,一路步行前進。由於這條產業道路剛好位於稜線上,故一邊的山坡是保安林,一邊則是開墾地(果園/茶園),保安林也非自然的森林,而是柳杉的人造林。在近三公里的路程中,最後只在高峰山的三角點前500公尺處,看到這一小片殘存的原始林。

進到森林中,我們拉設了10m×10m的樣區,進行森林生態的調查。
這片森林的喬木層高度達22m,以青葉楠最為優勢,青葉楠又稱霧社楨楠,從名稱就可想而知,霧社楨楠是霧社地區的森林非常重要的樹種;而其他出現的樹木還有山香圓、臺灣肉桂、鬼石櫟、長葉木薑子、無患子、江某、臺灣石朴。
第二層的灌木層高度則有10m,主要以山香圓、墨點櫻桃較為優勢,其他出現的樹木有黃土樹、海州常山、長葉木薑子、三斗石櫟、樟葉楓、刺果衛茅。
在地被層的紀錄中,這裡樹木的小苗非常多,如青葉楠、海州常山、三斗石櫟、山香圓、臺灣肉桂、八角楓、五掌楠、鬼石櫟、刺果衛茅、香葉樹、細葉饅頭果、無患子、長葉木薑子等,可見這片原始林的狀況非常良好,老中青少都有,可以生生不息,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而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在霧社高峰的復育區,原本是廢耕的果園,為了復育天然林,故以上述的原始林為藍圖,進行規劃與行動,期待這片復育區能在大家的接棒的照顧下,重新恢復為自然的森林。

§ 在山林中的沉思與反省
此次活動,進入這片原始林中,真的很美,也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看到了百年前的霧社。我們在森林中,一起靜默沉思了幾分鐘,看著這幾棵巨大的青葉楠,也想像著青葉楠大樹曾「親眼目睹」這百年來霧社所發生的事!

在1930年霧社事件後,許多賽德克的遺族被日本政府遷往川中島監管,也就是現在的清流部落。現今的霧社已全變了樣,週邊的盧山、清境變成觀光區,充斥著都會區所有的元素,如7-11便利商店、豪華民宿……,森林甚至變成草原,每逢假日還上演綿羊秀!

賽德克族過去在霧社數百年的生活,森林依然是森林。臺灣各族群的原住民先民在山林中,早已孕育出獨特的山林智慧與文化,但卻因外來文化的入侵,而導致現今山林的崩毀與殘破!

在臺灣推動山林復育,除了復育行動外,在思想及價值層面上,其核心就是要學習過去原住民山林生活的智慧。

以霧社為例,唯有這個地區能復興百年前賽德克族尊重山林的價值,這個地區也才有機會能真正地恢復自然的山林!

致謝:
此次活動感謝「山里好巷」佳穎的籌劃,謝謝陳欣一帶領森林生態調查,謝謝巧如協助進行植物標本採集,謝謝信旭、白白協助活動照相與植物紀錄,謝謝淑如幫忙相關的行政工作,謝謝泓君特別開車來作機動組,協助解決臨時性的特殊問題,最後感謝大家熱情的參與。

下個月5/19猴硐三貂嶺古道生態之旅,亦有森林美景及瀑布,歡迎參加一起探訪這段古道的故事。

照片來源: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南投霧社高峰生態之旅
------------------------------------
附件1.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南投霧社高峰生態調查》
日期:2019/4/21
地點:南投霧社高峰
植物社會:《青葉楠-山香圓(墨點櫻桃)》植物社會
坡度25°;坡向 120°
海拔高度:1,528m
樣區面積:10m×10m
座標(97):北緯24°0'33",東經121°0'54"
備註: 
調查:陳欣一;紀錄:黃香容
~T1樹冠層,高度22m,覆蓋度85%~
崖薑蕨(+,1)、風藤(+,1)、無患子(1,+)、江某(2,+)、臺灣石朴(1,+)、青葉楠(4,2)、山香圓(2,+)、臺灣肉桂(2,+)、鬼石櫟(1,+)、長葉木薑子(1,+)

~ S灌木層,高度10m,覆蓋度80%~
黃土樹(1,1)、山香圓(2,+)、風藤(1,1)、三葉五加(1,2)、海州常山(+,+)、長葉木薑子(+,1)、三斗石櫟(1,+)、樟葉楓(+,+)、墨點櫻桃(2,+)、刺果衛茅(+,1)、阿里山珍珠蓮(+,+)、玉葉金花 (+,2)

~H地被層,高度1.5m,覆蓋度40%~
玉葉金花(+,1)、糙莖菝契(+,1)、島田氏月桃(+,1)、風藤(1,2)、青葉楠(+,1)、粗毛鱗蓋蕨(+,2)、三葉崖爬藤(+,2)、海州常山(+,1)、小毛蕨(1,2)、三斗石櫟(+,1)、大星蕨(1,2)、山香圓(+,+)、臺灣肉桂(+,+)、三葉五加(1,2)、八角楓(+,+)、扇蕨(+,2)、橢圓線蕨(+,1)、五掌楠(+,1)、鬼石櫟(+,+)、黑果馬皎兒(+,+)、長序木通(+,+)、杜若(+,1)、姑婆芋(+,1)、細葉複葉耳蕨(+,1)、刺果衛茅(+,1)、黑心紫金牛(+,1)、大葉南蛇藤(+,+)、香葉樹(+,+)、葳蕤(+,+)、絨萼舞子草(+,1)、鳳丫蕨(+,+)、細葉饅頭果(+,+)、無患子(+,1)、假菝契(+,1)、竹葉草(+,2)、八角蓮(+,+)、長葉木薑子(+,+)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