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20180630楠梓仙溪林道_森林生態紀實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楠梓仙溪林道森林生態研習》活動紀實2018/6/30~7/2



 




        楠梓仙溪上游是臺灣中海拔重要的森林生態監測的區域,海拔1,800~2,500公尺。此次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前往楠溪保育研究站,舉辦動植物的生態研習,並搭配自然美學的創作,在此特別感謝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協辦。


~可愛的原住民朋友
        為了讓參加的學員將在山中寶貴的時間都能投入相關的研習課程,故這三天的用餐,我們特別請羅娜部落的布農族朋友幫忙炊煮三餐。

這群原住民朋友熱情風趣,廚藝高超,豐盛的餐點,至今讓人難忘。

        她們的風趣深具幽默感!記得第二天上午,我們要前往森林上課時,看到幾位大姊背著小皮包走來走去,大家好奇詢問,她們不告訴大家她們要去哪裡,卻對大家說「我們要去逛街買東西、買衣服,大尺碼的衣服很難買...」
我們這群都市來的人,很多人一時無法理解這樣的幽默,反而信以為真,只是疑惑深山中,她們要去哪裡逛街。(其實她們準備坐車,要去阿里山辦事)

        每次吃飯總是不忘邀請這些大姊一起來吃,由於她們體型都是胖胖的,她們都幽默的說「我們已經很胖了,要減肥,你們吃就好...」(其實她們很客氣,很熱情,讓我們先用餐)
晚上大家都睡了,這些大姊才在搬東西,整理自己睡覺的地方,一些人不知道她們在做什麼,故出聲問候「你們還好嗎?有需要幫忙嗎?」沒想到,這些大姊說「還好!我們還有呼吸...,謝謝」

        最後一天,因為豪雨特報,我們緊急撤退,提早下山。妍廷的手機不小心遺留在楠梓仙溪林道的接駁車上。他們最後找到了這隻手機,幾天後居然冒雨專程送來台中,他們只是擔心她沒有手機一定很不方便!
        感覺得到這群布農族的朋友在楠梓仙溪林道的森林中,非常快樂與自在,因為這是他們以前的傳統領域,是他們以前的家鄉!

~青葉楠植物社會生態調查
        第二天上午晴,陽光從森林的孔隙穿透下來,真的很美!

我們從林道9K處,進入森林裏,拉設了20mx20m的樣區,一起進行森林生態的調查。這片森林是中海拔監測森林生態的永久樣區,永久樣區中,每一棵樹都被編號紀錄,包括樹種、位置、胸高直徑等。

        這裏的森林仍保有熱帶森林的層次結構,但因為此區域近年保育做得很好,野生動物大增,許多草食獸將地被層的植物啃食光光,讓森林下感覺一片明亮,有別於以前幽閉的感覺。
在生態調查時,我們解說了「樣區面積要多大才具代表性」,在相關的研究中,若在同一類型的環境裡,隨著樣區面積增加,物種數也會跟著增加,但當面積繼續增加,物種數沒有明顯增加時,那個曲線的轉折點,就是樣區最佳的面積。
此概念搭配野調的經驗值及為了調查操作方便,就依樹高來化約樣區面積的大小,如果森林的樹木最高只有10m,樣區面積就設10mx10m,如果樹高是20m,則樣區面積就設20mx20m。
樣區以西南角進行座標定位,田字型的樣區繩須依正南正北來拉設,目的是希望此調查資料,具有可被驗證性,及提供後人研究比對。
              
        我們所調查的這片森林,樹冠層的大樹有「長尾栲、狹葉櫟、假長葉楠、瓊楠、阿里山榆、杜英、大葉石櫟、青葉楠」,高度達20m,從樹冠高高垂下的大型木質藤本,讓人聯想到電影泰山擺盪在森林中的情節。

山林之旅不斷透過這樣的生態調查,目的是希望反覆地讓參與者深刻地感受到這片森林的內涵。

~自然美學的創作
有關美學創作的紀實,美學組召集人「白白」,也詳實記錄如下:

        這次報名美學組的夥伴們,都非常期待在這片原始林裡創作。第一天翻山越嶺及稍作休息後,第二天清晨,便由這次的美學組老師-小邱,帶我們到溪邊較高處先進行技巧的練習,能夠在潺潺溪水邊、眼前就是無盡的山巒和青苔石,隨風搖曳的一大群蕨類,溫柔的跳著舞,眼前的這片美景,就透過小邱傳授的以水痕導引色料逐漸在畫紙上擴散,早上的技巧體驗及練習讓我們完成了初步樹幹的構圖。

        又經過了整個上午在森林裡進行生態調查後,對森林的構成,體會和感動更是深深地烙印在心上。

        後來整個下午山區都是不間歇的雨勢,而我們在工作站頂樓的空間,大家迫不及待地把水彩和畫紙攤開,用頭燈和照明燈來繼續畫畫,有夥伴笑說,這次的美學組,可是第一次坐在椅子上畫畫呢!(以前都席地而坐,坐在森林裡)。

        接著小邱開始示範一些水彩技巧,先以筆沾水於畫紙上適當處,再將畫紙朝任意方向短距離震動,使水滴不規則四散,再開始以筆沾顏料上色,變化濃淡,並以衛生紙擦拭掉不適當位置的水痕。

        當然這過程看得我們一愣一愣,覺得好像老師輕輕鬆鬆的信手拈來,都能完美呈現作品呀!

        當輪到我們動筆時,才發現水的控制可真不是件簡單的事,夥伴們驚聲連連,因為手上水彩紙的水常常無法控制,導致顏料也四處溢散,但水和顏料的互動過程,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夥伴們努力不懈的精神外(笑),耐心的小邱老師,更是四處輪著傳授大家撇步。

        在這個小小暗暗的空間裡,我們沉醉在笑聲裡,除了最後大家都完成了頗滿意的作品之外,最幸福的,還是在這滴滴答答雨聲落在葉子、落在土上的聲音陪伴著我們這群好朋友,在這個昏暗陰涼的下午,有這一段與森林、與夥伴所擁有的溫暖記憶。

        協會創立美學組的目標,就是希望夥伴們能在有森林生態的共同經驗之下,透過互相交流技巧及心得,創作出深刻動人的作品,讓作品能夠感染大家,流傳善與美。

~野生動物觀察;豪雨特報,提早撤離
        這幾天除了森林生態的調查外,我們也特別邀請曾參與楠溪野生動物研究的小樹,帶領大家觀察野生動物,小樹說雖然這裏的動物很多,但因為下雨動物活動量降低,所以大家不一定看得到動物。


        但幾位夥伴仍不期而遇幾隻山羌、山羊、藍腹鷴,從他們眼前經過。在這些巧遇的動物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隻山羌,看到「人(我們)」,居然然若無其事地繼續吃牠的草、喝牠的水。一些夥伴是第一次在台灣的森林中,親眼看到野生動物,這對以山林復育為使命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個重要的經驗。

        由於這個區域剛好也是檜木生長的雲霧帶,在楠溪保育研究站的前後,過去伐木後,人工種植了許多紅檜與少量的扁柏,現場還遺棄很多育苗的塑膠盤。檜木是台灣森林生態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我們介紹了扁柏與紅檜的分辨「扁柏的葉背有白色的氣孔帶」,也解說了台灣山林的開發史!

        在沒電、沒有wifi的山屋,大家渡過了三天二夜,雖然有點不方便,但大家也很快適應了。有夥伴說,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讓身體好好的休息一下。

        山中沒有網路,但在山屋門口的特定角度仍可收到微弱的wifi訊號。第三天早上,欣一透過這樣微弱的訊號,看到豪雨特報,衛星雲圖顯示有一大片厚重的雨雲將至。

        為了避免林道崩塌路斷,讓接駁車無法接人出去,故我們決定提早撤離,行李車與部分的人先坐車離開到塔塔加遊客中心,並通知接駁車從部落出發,來接駁其他人。其他人則步行三小時前往塔塔加鞍部,跟接駁車會合。

        長達8公里的林道撤退「健行」,老天居然讓雨停了二個小時,讓大家在最後仍可享受著整片原始林的山景、山嵐、芬多精......

        最後在大雨之中,我們陸續搭上了接駁車,也順利搭上大巴士,平安下山。在車上,大家分享著這三天的點點滴滴。

        此次的旅程的目的,希望大家在這片原始林中,能感受到個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連結,如同小海浪是大海的一部分,而我們每一個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致謝:
感謝羅娜部落布農族的朋友協助此次研習的餐點、接駁;謝謝陳欣一、尤韻媚(小樹)帶領大家進行動植物生態的課程;感謝小邱費心教導美學組的自然創作;謝謝儀婷、永億、鵬霖協助隊伍的安全;謝謝巴士司機黃成志的駕駛,讓我們享受平穩舒適的旅程;謝謝吳明書紀錄植物照片,謝謝香容、英蘭紀錄植物生態調查;謝謝大家分享上千張精彩的照片,也謝謝大家的參與!

(照片來源: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楠梓仙溪林道森林生態研習
-----
附件:《楠梓仙溪林道植物社會調查》
樣區編號: 01
植物社會:青葉楠植物社會
地點:楠梓仙溪林道 9K
調查者:陳欣一;紀錄者:黃香容、陳英蘭
坡度:15度
坡向:140 度
海拔 1895公尺
面積:20*20m
座標:(97)240303,2594868


T1 樹冠層 ,高度20m ,覆蓋度90%
長尾栲 (2,1);狹葉櫟(1,+);假長葉楠(1,1);瓊楠(2,1);大枝掛繡球(1,2);阿里山珍珠蓮(+,1);阿里山榆(1,+);海州骨碎補(1,2);大葉南蛇藤(1,2);杜英(1,+);大葉石櫟(2,+);紫花野木瓜(+,1);巒大雀梅藤(1,2);忍冬葉桑寄生(+,1);華素馨(+,+);青葉楠(3,1);飛龍掌血(+,1)


T2 次冠層,高度12m,覆蓋度45%
愛玉(+,1);青葉楠(1,1);骨牌蕨(+,1);小椒草(+,+);絡石(+,1);山香圓(2,1);假長葉楠(2,1);瓊楠(2,1);長梗紫麻(2,1);大葉木犀(1,+);樟葉楓(1,+);藤花椒(+,1);
山蘇花(+,1);杜英(+,1);紫花野木瓜(+,+);山枇杷(1,+);擬笈瓦葦(+,1);白新木薑子(1,+);長葉木薑子(1,+)


S 灌木層 ,高度2m ,覆蓋度5%
花點草(+,+);愛玉(+,1);台東莢迷(+,1);青葉楠(+,1);島田氏月桃(+,1);台灣崖爬藤(+,1);串鼻龍(+,+);藤胡頹子(+,1);骨牌蕨(+,1);伏牛花(+,+);小椒草(+,1);西南冷水麻(+,1);尖葉耳蕨(+,1);俄氏鐵角蕨(+,+);尖葉鐵角蕨(+,+);鋸葉耳蕨(+,+);台灣石吊蘭(+,+);絨毛石葦(+,+);擬水龍骨(+,+);台灣老葉兒樹(+,+);大葉鳳尾蕨(+,1);台灣鱗毛蕨(+,1);賽山椒(1,2);假菝契(+,1);絡石(+,2);大枝掛繡球(+,2);細枝柃木(1,+);阿里山珍珠蓮(+,1);韓氏耳蕨(+,1);山桔梗(+,+);光果南蛇藤(+,+);阿里山十大功勞(+,+);台灣土伏苓(+,+);竹葉草(+,+);擬笈瓦葦(+,1);台灣劍蕨(+,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