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臺灣森林開發的變遷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臺灣森林開發的變遷

/蔡智豪(臺灣山林復協會理事長)
§ 臺灣森林開發的變遷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殼的隱沒帶,菲律賓海板塊推擠歐亞大陸板塊,推擠造成地層的變化,此即「造山運動」。歷經250多萬年無數次的擠壓,臺灣浮出海面成為一座高山島。目前最高的是玉山主峰,海拔3,952m

造山運動產生地震,加上臺灣也是颱風侵襲的必經之地,故山區經常性崩塌。這250多萬年來,森林與造山運動共同演化,臺灣的森林不斷的崩塌與重生,結果讓臺灣的森林產生極強的自我復育能力。

在臺灣的山區中,降雨量愈高的區域,崩塌就愈嚴重。很多人上山看「雲海」,雲海的海拔高度1,800~2,500m,此區域亦稱「雲霧帶」。雲海是行經臺灣的氣流的水氣受到高山屏障效應所造成的,中海拔的雲霧帶降雨量大,環境相對脆弱,但卻因分佈著巨大的樹木「紅檜、扁柏」,這些樹木猶如天然的地錨,而將山牢牢的固定。

脆弱的「雲霧帶」應為國土保安的核心區,但卻遭嚴重的破壞。1912年日治時期阿里山二萬坪砍下了第一批的檜木,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為了「反攻大陸」,以農林培養工商,擴大砍伐森林。1959年更公布臺灣林業經營方針,下令「全省之天然林,除留供研究、觀察或風景之用者,檜木以80 年為清理期限,其餘以40 年為清理期,分期改造為優良之森林。」

臺灣的山區在上個世紀,歷經了全面性的砍伐後,取而代之的林相改造與農業上山的傷害。農業在中海拔山區的大肆發展,造成國土潰爛!失去森林的保護,山區滑動的土石,引發土石流,大量的土石隨著溪流,沖進水庫的庫區,水庫失去調節的功能,而影響臺灣社會的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