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時間是衡量意義的一把尺
文/蔡智豪(臺灣山林復協會理事長)
§ 時間是衡量意義的一把尺
二月初,怡文來山佳伊咖啡館,她的女兒珊珊去年曾和臺灣山林復育協會一起去宜蘭南山部落探訪扁柏的原始林。怡文說珊珊在探訪山林的生態教育中,觀察很細微,曾問復育天然林,我們力量那麼小,為什麼不讓這些有能力的大公司來做呢?
珊珊的提問,讓人不禁想要知道這些正當經營的企業,若事業有成,這些老闆們在想什麼?這些打拚了一輩子的企業家,若年收入超過千萬,當年紀六十好幾,人生剩下最後十年,他們又在想什麼?
山珍海味嗎?可能食之無味,因為這些不知吃過幾輪,該嘗鮮的,也早已吃過了。
環遊世界嗎?美麗的風景,最後還是會回到內心跟自己的對話,都在觀看自己。
一個人的生命進入最後的十年,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
在這樣的階段,人們可能會不斷地問自己,該做些什麼,會比較有意義?
這個問題,也讓人思索著人的天性到底是「貪婪、自私自利」,還是「慈悲、利他助人」?但目前這二種爭論,於當今的研究都一致認為是後者,因為後者會帶來內心深層的喜悅,前者不會,故人的天性是利他助人的,而企業家也理應如此。
人們為了追求有意義的生命,而讓許多人為了讓其他人一起投入他所關注目標,故用各種的方式來吸引人們。但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尺,來衡量這些目標的「意義」呢?
人的一生風風雨雨,最後都會離開世上,五十年後,這些努力還剩下什麼?
而時間就是衡量意義的這把尺。每個人善舉,只要在五十年後,仍然存在,哪怕是一點點,這些都具有無比的意義,後人得以接續前人的成果,繼續前進。
為了推動臺中大肚山天然林的復育,這半年來,向許多扶輪社分享"時間就是衡量意義的這把尺"的想法:「這輩子我們努力過很多事,但五十年後,很多都不會存在,但唯有大肚山天然林的復育,若成功,這片森林將會一直在大肚山上,且會生生不息。而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只留下了這片森林,還留下了如何善待這片土地的價值。大肚山的天然林已消失百年以上,如果我們一起努力,這片天然林就有機會回來。」
這樣的演說,讓許多扶輪社的企業家非常認同!他們在今年的「世界森林日」三月二十一日,在臺中都會公園舉辦大肚山天然林的母樹種植,並希望繼續培養一批又一批的樹苗,廣植在大肚山上,直到天然林恢復為止。
種樹活動需事前的準備,如樹苗整理、竹竿標示、樹穴挖掘…,「時間是衡量意義的一把尺」亦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擔任志工協助這些工作。每個志工挖二個樹穴,但只種一棵樹,另一個樹穴要留給關懷這片土地的企業家,讓他們在活動當天來種下。
只要更多的人認同這樣的價值,且繼續傳遞,相信五十年、一百年後,這樣的價值會依然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